close

thunderstorm.jpg

夏季午后,常因對流旺盛而有午後雷陣雨的現象,

大家有沒有曾經被突來的大雷雨(thunderstorm)嚇到?!

突如其來的雨勢,總讓人猝不及防,

你想,當你在地面時,頂多就是淋成落湯雞,

如果說,你是在空中碰到雷雨雲,那又是什麼景況,又該如何應變呢?

今天,我們先來聊聊,簡單的了解一下雷雨雲是如何生成的!

下回,我們再來聊聊,如果不小心身處雷雨雲中,該做什麼,又不該做什麼?!


雷雨的形成,一般來說需要有三個基本條件:

  • 濕潤的空氣(moist air):空氣中必須要有足夠水氣。
  • 上升氣流(uplifting force):使積雲系統得以向上發展。
  • 不穩定大氣(unstable air):這牽涉到氣溫遞減率(lapse rate),小編後面再來說明。

雷雨的生成,可分為三個階段:

  • 積雲期 (cumulus):

在這個階段因為地面加溫、地形抬升、大氣或鋒面系統等等因素所產生的上升氣流,提供積雲系統垂直向上發展的作用力。這裡要提醒一下,不是每一朵積雲都會長成雷雨雲,可是,每一朵雷雨雲的小時候都是積雲,重點是有沒有足夠推升的力。暖濕空氣受上升氣流抬升,上升過程中大氣溫度遞減,水氣便逐漸凝結為水珠,當水珠無法繼續上升時,即形成降雨,進入下一階段。

  • 成熟期 (mature):

在這個階段最明顯的初始徵候就是開始降雨,此時,上升氣流達到最大的量度,另外由於降雨的影響會伴隨著劇烈垂直風切。怎麼說呢?

當開始降雨時,水珠會拉著附近的冷空氣一起往下,形成一股濕冷下沉氣流,沿路越拉越多,雨就越下越大,可是這時候,暖濕上升氣流還是沒放棄,持續往上填補空缺,上升氣流與下降氣流交會之際就形成劇烈的垂直風切啦!而且這股下沉氣流的速度會比周遭氣流的移動速度來的快,因此當氣流衝擊地面時,會產生強烈的地面陣風,溫度亦會隨之降低,這也是我們常會在落雨區外,感覺到風變大而且變涼的原因。

  • 消散期 (dissipating):

濕冷的下沉氣流逐漸抵銷了暖濕的上升氣流,當下沉氣流消失而且降雨停止,代表的就是消散期的結束,也代表是雷雨的結束。好,記得我們前面有提到氣溫遞減率(lapse rate)嗎?我們可以用乾、濕空氣來說明-

乾空氣,指的是未飽和空氣,氣溫遞減率是每1000ft.高度變化,氣溫增減3度C(5.4度F)。

濕空氣,則是指飽和空氣,氣溫遞減率是每1000ft.高度變化,氣溫增減1.1~2.8度C(2~5度F)。而雷雨形成條件的氣溫遞減率,一般來說指的是每1000ft.高度變化,氣溫增減1.1度C。

看到這裡,你有沒有一個疑問?

那每1000ft.高度變化,氣溫增減2度C的又是什麼?

那是標準氣溫遞減率(standard temperature lapse rate),也是平均氣溫遞減率。

噹。噹。噹。

這堂飛行小學堂下課囉!敬請期待下次我們來聊聊別的主題。

arrow
arrow

    安捷飛航訓練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